4月1日上午,国际合作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国际学院)在210会议室召开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建设与学科竞赛专题研讨会,聚焦课程建设与竞赛培育工作。国际学院院长、国际合作交流处副处长侯铁建教授、全体任课教师出席了研讨会。会议由国际学院副院长缪小青主持。
会议第一阶段召开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优秀课程申报研讨会。首先院长侯铁建教授简要介绍了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优秀课程申报要求,对现有课程情况进行了深入剖析,对如何持续优化国情教育课程体系,不断探索和创新国情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径提出了建议。他表示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优秀课程应充分继续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让来华留学生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培养更多知华友华,愿意讲好、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来华留学生。
随后,与会老师就中国国情教育优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数字化资源建设、教案、网站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院长侯铁建教授强调,课程建设需紧密结合“读懂中国”的育人目标,通过优化课程资料、推进数字化资源建设等方面,准确把握课程的建设方向和重点,科学设计课程目标,将国情教育、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打造精品课程,提升教学质量与课程育人质量。
会议第二阶段召开来华留学生学科竞赛研讨会。副院长缪小青详细介绍了有关留学生学科竞赛15项赛事情况,他强调了学科竞赛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方面的重要意义。并以江苏省高校“丝路电商”创新挑战赛为例进行分析,围绕大赛“我为苏品代言”为主题,如何以“赋能江苏智造,链接全球市场”为目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交流环节中,各位老师围绕自己组赛及指导经历、当前留学生竞赛情况困境与挑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共同探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最后,院长侯铁建教授在总结时表示,学院将整合资源,与行业企业的协同创新,推动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搭建完善学科交叉融合平台,不断优化学科竞赛激励机制,为学科竞赛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持。
此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国际教育课程建设与学科竞赛的目标方向。国际合作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国际学院)将以此次研讨为起点,扎实推进来华留学生教育模式改革与创新,不断提升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擦亮“留学苏师”品牌。